酒涴青衫卷

2010-09-30 11:31 阅读(?)评论(0)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 酒涴青衫卷,尽从前、风流京兆,闲情未遣。江左知名今廿载,枯树泪痕休泫。摇落尽、玉蛾金茧。多少殷勤红叶句,御沟深、不似天河浅。空省识,画图展。

    高才自古难通显。枉教他、堵墙落笔,凌云书扁。入洛游梁重到处,骇看村庄吠犬。独憔悴、斯人不免。衮衮门前题凤客,竟居然、润色朝家典。凭触忌,舌难剪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纳兰的《金缕曲.再赠梁汾,用秋水轩旧韵》

酒涴青衫卷

    康熙十年(1671)秋,在京城的秋水轩有一次颇有影响的诗词倡和活动,纳兰及当时一些名家都有参与,皆以“卷”字韵起,以“剪”字韵止,后辑为《秋水轩倡和词》。顾贞观写了很多首,其中一首是——

    “皂帽缁尘卷。任相猜、杜陵野老,伤心顿遣。倦眼摩挲双阙望,铅泪铜盘偷泫。辇毂下、一窝如茧。乘与偶然迷出处,泛虚舟、试狎蓬莱浅。供醉吐,锦茵展。

    身终隐矣那须显。数升平、白门标榜,纷纷阔扁。及至时危钩当密,香凤并遭鹰犬。羡此际、冥鸿独免。阅尽宫邻金虎局,更何人、痛哭三朝典。天宝话,舌频剪。”

    “皂帽缁尘卷。”皂帽,就是黑色的帽子。《三国志》说管宁爱着皂帽,管宁的“割席断交”、“锄园得金”广为流传,说是他视金如瓦砾,心性高洁。杜甫在《严中丞枉驾见过》诗中于是说“扁舟不独如张翰,皂帽应兼似管宁”。张翰是西晋文学家,吴人,齐王执政时任为大司马东曹掾,看出齐王将败,又逢秋风乍起,思念故乡菰菜、莼羮、鲈鱼脍,于是驾着扁舟归吴,转眼齐王果然罹难。缁尘,就是黑色的灰尘,常比喻世俗污垢。南朝谢朓的《酬王晋安》诗有:“谁能久京洛,缁尘染素衣。”这起始一拍,意思是说心性高洁的人,在这世俗污垢之地,也被污染抹黑。

    “任相猜、杜陵野老,伤心顿遣。”杜陵野老,是杜甫的自称,杜甫的祖籍在杜陵,他也曾在杜陵附近居住,故常自称杜陵野老、杜陵野客 、杜陵布衣 。此处应是指关心人民疾苦的人,是顾贞观的自喻吧。意思是,任他们去猜测吧,只要像杜甫一样时时关心人民的疾苦,那些伤心的事儿立即得到排遣。

    “倦眼摩挲双阙望,铅泪铜盘偷泫。”双阙,指京都,杜甫的《承间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》里有:“意气即归双阙舞,雄豪复遣五陵知。”铅泪,就是晶莹凝聚的眼泪,引申为沉痛的泪水。语出唐代李贺的《金洞仙人辞汉歌》:“空将汉月出宫门,忆君清泪如铅水。”铜盘,是泛指一般的铜质盘,也指烛台。杜甫的《从事行赠严二别驾》有:“铜盘烧蜡光吐日,夜如何其初促膝。”仇兆鳌注:“铜盘,烛台也。”这句的意思是,用手轻轻抚摩着望倦京都的眼睛,意即盼望朝庭的征用,望穿双眼也没指望,是失意吧,沉痛的泪水像是烛台上挂着的烛泪,只能暗暗流淌。

    “辇毂下,一窝如茧。”辇,是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,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;毂,就是车轮中心,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,借指车轮或车。这句意思是说,在权势人物的车轮边,聚集了众多溜须拍马的人,像那一窝窝白茧一样,密密麻麻。

    “乘与偶然迷出处,泛虚舟、试狎蓬莱浅。供醉吐,锦茵展。”这几句是说,我不屑于他们的行为,只偶然乘兴外出,舟楫任其漂流,放浪不拘于野外之游。喝醉了,便在草地上舒展着。

    “身终隐矣那须显。数升平、白门标榜,纷纷阔扁。”我是个喜欢隐居的人,何必非要出人头地呢。在歌舞升平的太平时期,那些出身贫寒的标榜清高,多数都将富贵看得很低。

    “及至时危钩当密,香凤并遭鹰犬。”等到时局动荡时,那些人纷纷都遭到朝庭鹰犬的毒手。

    “羡此际、冥鸿独免。”这时候,最羡慕是那些与谁都不沾边的人,独独得到幸免。

    “阅尽宫邻金虎局,更何人、痛哭三朝典。天宝话,舌频剪。”宫邻金虎,谓小人在位,接近帝王,贪婪如金之坚,凶恶如虎之猛。《文选.张衡.东京赋》有:“始于宫邻,卒于金虎。”天宝年间(742-756年),被认为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发生了安史之乱。看那些小人在位的日子,还有什么人在为那些朝廷的礼仪制度、法律遭到破坏而一次次哭泣(这里其实是赞扬顾贞观,说只有他,还在为朝廷的礼仪制度、法律遭到破坏而挺身而言)。在这动乱的时候,谁敢说那些真话,都要被剪掉舌头。

    纳兰的《金缕曲.再赠梁汾,用秋水轩旧韵》,即是步韵此词的。顾贞观在词中表达了“身终隐矣那须显”的隐逸之志,愿做“冥鸿”远走,以免“香凤并遭鹰犬”。小人在位,顾贞观不愿与之为伍。纳兰在词中表达了对顾贞观的欣赏和支持。

    一杯浊酒,酒湿青衫。酒溅湿了衣衫,你只是随便卷干,继续饮酒,你的风流潇洒可是传遍了京城,可你郁郁的情怀依旧未曾遣散。“自是伤心成结习,不辞累德为闲情。”你早在江东成名有二十多年,你像南朝时作《枯树赋》的庾信,总是有哀怨,不要像那老树一样,还挂着露珠儿圆,伤心泪不干,将那些流言蜚语都抛散。

    还记得红叶题诗的故事么?宣宗时,舍人卢渥偶临御沟,得红叶,上题绝句云:“流水何太急,深宫尽日闲,殷勤谢红叶,好去到人间。”卢渥拾到后,就收藏起来。后来宫中放出宫女择配,不意嫁给卢渥的就是题叶之人。这样的故事在爱情上是可能的;可如果是在朝为官,想有这样的机缘,那可是比登天还难,皇宫御沟的水比天上的银河还要深,关系更要复杂得多。朝廷对于人才并不真的重用,一切都是关系。杜甫在《咏怀》里就感叹:“画图省识春风面,环佩空归月夜魂。”

    自古高才都不遇,难结富贵显达缘。你的才华有目共睹,你像是杜甫的《莫相疑行》诗中所说,“集贤学士如堵墙,观我落笔中书堂。”你落笔书写匾额时,围观的人如围墙一样围着来观看,看你走笔惊风,就像杜甫所称赞的那样,“庾信文章老更成,凌云健笔意纵横。”你真是有庾信那样的凌云的才干啊。

    但你也像司马相如游洛阳那样,总有些郁郁不乐,那只是因为当时的景帝不喜欢辞赋的缘故。你惊骇地看到村庄里一片吠犬,那只是狗眼看人低罢了,你不必在意那些流言。想当年,李白不也失意京城么,杜甫在《梦李白》中说:“冠盖满京华,斯人独憔悴。”就让那些众多的“凡鸟”去嚷嚷喧喧,他们竟然也敢修改国家典籍,怎不惹人愤懑。哪怕那是招灾惹祸的犯忌之言,你都直言无忌,任谁也不能将你的口封住。我最佩服和欣赏的地方,就是你刚直不阿、不畏强权。

    玉蛾,本是指雪花,元代薛昂夫的《端正好》有:“须臾云汉飘白蕊,咫尺空中舞玉蛾。”金茧,是金黄色的蚕茧,比喻灯火,陈维崧《瑞鹤仙.上元和康伯可韵》词中有:“看火蛾金茧,春城飞遍。”“摇落尽、玉蛾金茧。”如果按本意,依旧理解不通,故认为是比喻流言蜚语,如雪霜,如火烧。

    此词用典颇多,除枯树、红叶、堵墙、游梁、斯人独憔悴外,还有题凤、舌难剪。

    题凤,典出《世说新语·简傲》:“嵇康与吕安善,每一相思,千里命驾。安后来值康不在。喜(康兄)出户延之,不入。题门上作‘凤’字而去。喜不觉,犹以为欣,故作‘凤'字,凡鸟也。”凤的繁体字,便是门中一凡鸟。后以“题凤”为访友的典故。舌难剪,据《广异记》载:某道士舌长,呼言不正,乃日诵道德经,后梦老君剪其舌,觉来,语言乃正。

    顾贞观的风采,在纳兰此词中真是让人惊羡,“仙风入骨已凌云,秋水为文不受尘。” 让人悠然神往,真欲一睹为人生快事。清人陈轼《道山堂后集》就记载了紫庭女史慕名而访的事,“梁溪顾梁汾客松陵,紫庭女史夜访,信宿而别”。陈轼为之作《虞美人》词云:

画桥雀舫停江渚,为问檀郎处。芳洲执手夜潮生,傍看芦花、月下更分明。

明朝又是轻离别,烟水应沤郁。姑苏台畔骋骅骝,记取金鞭、斜指旧红楼。

    金鞭,就是金丝线制的马鞭,古代亦用作缔结婚姻的信物。那一夜的“傍看芦花、月下更分明”,分明是说白头也无悔,真让人艳羡。

    纳兰这首《金缕曲.再赠梁汾,用秋水轩旧韵》,是纳兰重新阅读顾贞观在秋水轩倡和时的词章,依和原韵的,那一年,纳兰二十三岁,与顾贞观相识相知有一年的时间。

    也用秋水轩旧韵作《金缕曲.红叶》——

    啸傲西风卷。踏青峰、青衫磊落,逍遥游遣。易水寒流一襟染,高树叶羞红泫。闲池阁、白衣如茧。绽破樱桃莺宛脆,乱云裳、余韵飘轻浅。几度梦,笑颜展。
    幼舆昨夜贪杯显,趁酒盏、欲语织女,齿牙折扁。一笑而过逃身急,惹得飞梭吠犬。蓦回首、鬓霜谁免。年少风流老来梦,醉习园、三笑还成典。鸾佩响,秋波剪。

 

   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1-06-04 23:43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